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 贵州商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CreateDate
主管部门: masterDepart
主办单位: masterUnit
刊期: kanQi
电话: telephone
Email: issueEmail
国内统一刊号(CN): issue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issueISSN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47
DeepSeek推进算力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现实制约与未来路向
武新星;DeepSeek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创新成果,凭借其技术架构与创新应用模式,为提升我国算力治理效能注入强大动力。研究提出,DeepSeek从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治理协同和安全规制四个维度推进算力治理能力提升,其内在逻辑为需求牵引技术迭代和政策驱动制度适配的双循环驱动。然而,技术依附性、市场资源配置效能与伦理规制滞后构成现实制约:底层技术生态依附性导致算力基础设施发展受制,算力资源利用率不高;市场资源配置效能不高使得需求侧碎片化与供给侧标准化失据,算力生态协同受限;算力治理问题中的人机权责失衡与价值冲突,加剧效率与安全的矛盾张力。据此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一是构建技术自主与制度协同的系统化架构以规范DeepSeek的开发使用;二是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能以实现DeepSeek的需求聚合与价值共生;三是强化安全治理能力以筑牢DeepSeek数据主权与伦理规制防线。以期通过这些措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优势,为推进算力治理能力提升贡献力量。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综合绩效评价研究:基于贵州省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经验证据
彭晓英;张庆华;宋艳丽;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有助于提高生态补偿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制度激励效应。研究构建包含5个投入指标和6个产出指标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贵州省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涉县(市)2013—2023年生态补偿相关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测算贵州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并进行县域比较和时间演变分析。贵州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整体表现较为稳定,随着生态补偿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出现程度不一的衰减情况。从贵州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域分布上看,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黔西高原水源涵养区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表现稳定,优势明显;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南部石漠化集中连片区的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呈衰减趋势;赤水河生态廊道保护区的习水县,其生态补偿绩效呈先弱后强特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生态补偿投入产出效率,健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体系,有助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优化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
[下载次数: 1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绿色金融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机制与效应——基于长江经济带109个城市数据的验证
杨海丽;邹剑涛;刘梦真;绿色金融显著推动商贸流通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109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推动效应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流通用地规模、产业结构配置上存在异质性。绿色创新激励效应、资源错配改善效应、绿色供应链管理提升效应是绿色金融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路径。绿色金融的推动效应存在以数字经济为门槛变量的非线性作用,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分化发展的功能。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政府治理理念改进,流通用地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绿色金融和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对绿色金融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
外资引入与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研究
陈晓虹;为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研究农村居民家庭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更全面地度量外资开放的收益,采用2000—2015年微观个体的面板数据,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通过有序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系统探讨外资引入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宏观层面的外资引入规模和微观层面的在外资企业就业均能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水平,促进收入获取公平;外资引入主要通过非农就业、正规就业和第二产业升级对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产生积极影响;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以及正规与非正规就业的群体中,外资引入对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均未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然而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会强化外资对收入流动性的正向作用;此外,外资引入对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在短期内具有提升作用,且这种作用机制呈现出先减后增的显著非线性滞后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实现共同富裕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